提手結構以及除濕機的制作方法
提手結構以及除濕機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的抓持結構,具體地,涉及一種提手結構以及除濕機。【背景技術】[0002]為了能夠方便的移動家用電器(例如,除濕機),通常在家用電器的外殼上增加了提手結構。[0003]目前家用電器所使用的伸縮隱藏式提手結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U公開了一種除濕機的伸縮式提手結構,其提供了一種需要給提手蓋板加螺釘并在除濕機內部預先對提手進行固定限位的結構。另外,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U公開了一種提手結構及具有其的抽濕機,其提供一種取消提手蓋板并增加限制筋位進行定位的結構。[0004]但是,上述現有技術的提手結構均增加了很多螺釘或者限制筋位,而不利于裝配,且沒有可便于拆卸的結構。尤其是,這些提手結構零件多,裝配工序復雜,安裝效率低也不方便拆卸維修。[0005]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需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提手結構?!緦嵱眯滦蛢热荨縖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容易拆裝的提手結構。[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手結構,該提手結構包括提手和能夠容納所述提手的凹形空腔,所述提手包括提手主體和連接于該提手主體的卡座,所述凹形空腔內設有彈性卡持機構,所述卡座通過擠壓所述彈性卡持機構的彈性卡持部而插入安裝到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部,且所述卡座在所述彈性卡持部被外力擠壓而解除卡持的狀態(tài)下能夠從所述凹形空腔撥出,所述卡座能夠沿所述提手的插拔方向在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部移動,且所述彈性卡持機構能夠防止所述卡座從所述凹形空腔中拔出。[0008]優(yōu)選地,所述提手主體包括手柄和連接該手柄和所述卡座的拉桿。[0009]優(yōu)選地,所述提手包括至少兩根平行設置的所述拉桿,所述手柄、所述拉桿與所述卡座連接成矩形框架結構。[0010]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卡持機構包括作為所述彈性卡持部的彈性壓板和作為固定卡持部的限位柱,所述彈性壓板和所述限位柱分布于所述提手的插拔路徑的兩側。[0011]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壓板從所述凹形空腔的外部向所述凹形空腔內延伸且所述彈性壓板的延伸方向朝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部傾斜,所述彈性壓板在受到擠壓時能夠退出所述凹形空腔。[0012]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壓板從所述凹形空腔的周壁向所述凹形空腔內延伸且所述彈性壓板的延伸方向朝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部傾斜,所述彈性壓板在受到擠壓時能夠朝向靠近所述周壁的方向變形。[0013]優(yōu)選地,所述卡座設有與所述彈性壓板適配的限位卡槽,以在所述提手拔出到極限使用位置時通過所述彈性壓板與所述限位卡槽卡合而防止所述卡座從所述凹形空腔中拔出。[0014]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壓板的卡持作用部相對于所述限位柱更靠近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部。[0015]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除濕機,其中,所述除濕機包括殼體以及上述的提手結構,所述凹形空腔形成在所述殼體上。[0016]優(yōu)選地,所述除濕機包括至少兩組所述提手結構,且各組的所述提手主體的與所述卡座相對的一端端部通過連接桿件相互連接,且所述殼體上形成有用于容納所述連接桿件的凹槽部。[0017]上述技術方案中在電器的外殼全部裝配完成的情況下,提手的卡座能夠通過擠壓彈性卡持機構的彈性卡持部而插入凹形空腔的底部。在需要使用提手時,通過手柄拉起提手,而彈性卡持機構能夠防止卡座從凹形空腔中拔出,防止提手松脫,實現提拉功能。當需要拆卸維修時,通過簡單工具對彈性卡持部進行擠壓而解除彈性卡持部的卡持狀態(tài),可以使卡座再從凹形空腔中脫出,從而能夠方便對提手進行拆卸,不需要對安裝提手結構的外觀件進行預先拆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且容易拆裝,具有很高的推廣使用價值。[0018]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靖綀D說明】[0019]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提手結構的使用狀態(tài)的主視圖;[0021]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提手結構的隱藏狀態(tài)的主視圖;[0023]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0024]其中,[0025]I提手11手柄[0026]12拉桿13卡座[0027]14限位卡槽2凹形空腔[0028]3彈性壓板4限位柱[0029]5除濕機51殼體【具體實施方式】[003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003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手結構,該提手結構包括提手I和能夠容納提手I的凹形空腔2,提手I包括提手主體和連接于該提手主體的卡座13,凹形空腔2內設有彈性卡持機構,卡座13通過擠壓彈性卡持機構的彈性卡持部而插入安裝到凹形空腔2的底部,且卡座13在彈性卡持部被外力擠壓而解除卡持的狀態(tài)下能夠從凹形空腔2撥出,卡座13能夠沿提手I的插拔方向在凹形空腔2的底部移動,且彈性卡持機構能夠防止卡座13從凹形空腔2中拔出。在本實用新型中,在除濕機等電器的外殼全部裝配完成的情況下,提手的卡座13能夠通過擠壓彈性卡持機構的彈性卡持部而插入凹形空腔2的底部。在需要使用提手I時,通過手柄13拉起提手1,而彈性卡持機構能夠防止卡座13從凹形空腔2中拔出,防止提手I松脫,實現提拉功能。當需要拆卸維修時,通過簡單工具對彈性卡持部進行擠壓而解除彈性卡持部的卡持狀態(tài),可以使卡座13再從凹形空腔2中脫出,從而能夠方便對提手I進行拆卸,不需要對安裝提手結構的外觀件進行預先拆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且容易拆裝,具有很高的推廣使用價值。[0032]其中,如圖1和圖2所示,提手主體包括手柄11和連接該手柄11和卡座13的拉桿12。如圖3和圖4所示,在非使用狀態(tài)(隱藏狀態(tài)),手柄11、拉桿12和卡座13均隱藏于凹形空腔2中。需要使用提手I來移動電器時,通過抓持手柄11來提起提手1,且彈性卡持機構能夠防止卡座13從凹形空腔2中拔出,從而能夠在移動電器的同時保證提手I與電器連接牢固以防止電器被摔壞。當需要拆卸維修時,將提手I提起,通過簡單工具從凹形空腔2的開口端對彈性卡持部進行擠壓而解除彈性卡持部的卡持狀態(tài),可以使卡座13再從凹形空腔2中脫出,從而能夠方便地對提手I進行拆卸。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提手I包括至少兩根平行設置的拉桿12,手柄11、拉桿12與卡座13連接成矩形框架結構,以在提起提手I時方便使用者抓取手柄1,并且,在拆卸提手I時,工具